沈阳南部污水处理厂是东北地区目前建设的规模最大污水处理项目,建成后沈阳市内工业用水及居民用水将得到100%处理,水质将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这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中处于先进水平。中铁上海工程局市政公司的建设者们将该污水厂的建设视作造福人民的创誉之战。在技术难度高、施工规模大、质量要求严的情况下,以敢打敢拼、勇于争先的奉献精神实现了污水厂主体完工。目前,沈阳南部污水厂工程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预计在2013年底能够投入使用。
庖丁解牛 立体施工
在工程开工伊始,建设者们就对整个工期进行倒排分割,采取多作业面、多单体同时开工的方式,打了一场漂亮的工期保卫战。为了保证混凝土持续供应,项目部在施工现场专门修建混凝土搅拌站,设立两条混凝土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每小时生产能力120立方米。针对生化池跨度大、48米泵车车臂不能完成一次性浇筑的问题,项目部施工人员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按生化池的伸缩缝自然分仓,将每个生化池在东西方向分成5个独立的施工段。施工时先预留中间一个区作为施工便道,以方便泵车浇筑,待东西两边四个区浇筑完成之后,再对中间区域按南北方向进行浇筑,以节省工期,加快工程进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800多名建设者加班加点始终坚守在工地,在齐心协力艰苦奋战下,项目部相继战胜了季节多雨、工期紧张等困难,提前十天完成生化池主体构筑物施工,并创造了混凝土单日最大浇筑895米的记录。
精雕细琢 铸造一流
开工伊始,该公司的建设者们就把打造国内一流的市政工程作为施工的目标,通过设立实验室严把材料进口关,牢牢牵住质量控制的“牛鼻子”。建设者们专门成立实验室,为实验室配备35台大型仪器设备、8名固定实验员,并设立专职质检员24小时值班,对所有进场材料车车检测,检测指标合格后方可允许投入施工生产。
为达到业主的质量要求,项目实验室积极协助业主指定第三方实验室,对每一批原材料进行人员和设备比对检测,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特别在进场钢筋的监控上对每批次钢筋都在第一时间由项目实验室先自检后送第三方实验室平行检测,结果合格方可通知物设部进行材料发放。在项目部掀起大干高潮的日子中,实验室主任刘存涛带领实验室人员24小时蹲点实验室,轮流值班,保证每批次进场原料都经过检验,单日做实验多达14次。同时,项目部还在各个精细环节优选技术人员落实旁站和技术交底,严把现场操作关,严控过程质量。
二沉池单体工程作为沈阳南部污水厂的标志性构筑物,是技术精度要求最高的单体工程,其圆形薄壁预应力构筑物要求池底板厚度为500毫米、池壁厚度为350毫米、锚固肋处池壁厚度为650毫米。为确保在薄壁结构下,池体能够承受住水的压力,建设者们专门成立攻关小组,制定了增加钢绞线以加强池体结构强度的技术方案,并组织专人详细计算水压对池体薄壁的破坏力和单壁钢围堰的承受力,寻找最佳支撑点做加固设计方案,以达到精确施工的目的,确保内壁精度达到业主要求。
攻坚克难 创新驱动
沈阳南部污水处理厂V型滤池建筑长96米、宽96米,展开面积达9216平方米,其滤池钢网架结构形式为单层正放四角锥焊接球节点网架,上弦多点支承,网架上弦结构找坡,如此工艺复杂、施工规模巨大的V型滤池在国内尚属首次。
广大建设者们打破了过去传统高空散装的保守方式,从工期安全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高空小区域散装、累积滑移拼接法安装网架。在滑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为减少滑移过程中网架对梁的磨损,建设者们巧妙运用滑车在轨道上滚动代替单纯地摩擦滑动的办法,在V型滤池主梁上设7个轴线,每个轴线设置3个牵引点和3个小车,施工作业时3个牵引力点同步作业,将网架由V型滤池中部分别向两侧滚动,再做拼接。
最终,高空小区域散装、累积滑移拼接法大获成功,不仅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将牵引使用的手拉葫芦从100吨减少到30吨,节省了搭设拆除脚手架的时间,使网架架设比预定工期提前2个月完成。通过此项创新,该工程实现了多区域多层面立体交叉施工,有效保证了工人安全,提高了拼装的精度,减少了积累误差,较好地控制了施工质量。在此次滑移作业中,项目部创造了东北地区高空网架滑移30米/小时的最大人工速度,实现单次最大重量120吨、48米双跨滑移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