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机电之家首页 >> 工程造价>> 工程技术 >> 新技术 >> 闪淳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闪淳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就防范化解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等领域重大风险作出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应是当前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工作,成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和总体部署,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十九大报告中,全党一致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至少包含五点含义。一是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二是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群众安居乐业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必须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四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统领。国家安全领域十分广泛,必须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统筹好包括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等关系。五是我们正在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没有国家主权、独立、生存和发展,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无从谈起。同时,国家安全体系的各构成部分之间又互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由于灾荒而导致农民起义甚至改朝换代的事情多次发生。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老百姓有安全感,社会才有安定感,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如何让老百姓有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第一位的发展环境”,建设平安中国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国家安全与社会领域安全密切相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确保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扎实做好公共安全工作,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首先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但是,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临风险隐患增多、诸多矛盾叠加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区域性、季节性强,灾害损失严重。2018年全国灾情较过去5年均值明显偏轻,但还是造成1.3亿人次受灾,589人死亡,46人失踪,524.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2644.6亿元。从全球气候和自然灾害态势看,我国面临地震、地质灾害、洪涝、干旱、极端天气事件、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一系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风险挑战。我国安全生产形势虽然持续稳定好转,2018年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实现了“三个下降”,但是,各类事故仍然导致3.4万人遇难,几十万人受伤。安全生产还处在脆弱期、爬坡期和过坎期,道路交通、煤矿等矿产开采、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频发,由于生产安全事故、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多发,危及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威胁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社会影响。仅今年3月下旬,江苏盐城响水特大爆炸事故、湖南常长高速一客车起火等6起较大以上事故,就造成126死617伤,教训极其深刻。我国公共卫生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鼠疫、霍乱等法定报告传染病时有发生,突发急性传染病在全球不断出现,境外输入传染病以及生物技术误用谬用风险不断增大,食品药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在社会安全领域,社会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诱发群体性事件因素较多,非法集资、借贷等涉众型因素增多,网络聚集效应明显,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反恐怖斗争形势严峻,因社会矛盾引发的个人极端犯罪、重大恶性敏感案件屡有发生,涉外安全风险日益增加,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当前,各类社会领域风险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总量大、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致灾因子本身是局地性的,但灾害和影响是大范围的,甚至是全球性的。二是复杂性加剧,呈现出自然和人为至灾因素相互联系、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相互作用、既有社会矛盾和新生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等特点。三是新风险、新隐患增多,各类潜在危险源增多,防控难度变大。特别是随着网络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网上网下呼应,信息快速传播,加大了突发事件的处置难度。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坚持底线思维”。他说:“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总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各种变革调整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公共安全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国正处在公共安全事件易发、频发、多发期,维护公共安全任务重要而艰巨。必须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可能无患,无备必有大患。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必须坚持“五早”原则

风险是指面临伤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组合,通常具有不利性、不确定性、复杂性的三维特性。风险管理是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综合考虑法律、政治、社会、经济等因素,从工作准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到风险处置,并在各环节中进行风险沟通、风险监测与更新的动态管理。

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实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重要基础和源头,对切实增强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科学性和主动性,实现应急管理和危机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坚持防患于未然,经常性地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监管、应急处置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才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五早”原则(即早发现、早研判、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是多年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宝贵经验。

早发现就要强化风险意识,开展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之前。早发现就要依靠、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企业职工和社会力量保安全、护稳定。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我们必须随时关注舆情。当一个重大风险和事件涉及正义、公正、关切、同情、安全等敏感价值点时,特别容易引起公众关注。中办和国办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对风险评估作出明确规定,强调立足基本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确保取得成效;应评尽评,全面客观,查防并重,统筹兼顾;在程序上要充分听取意见,全面分析论证,确定风险等级,提出评估报告,评估结果运用,决策实施跟踪。

早研判就是关注风险的敏感性、严重性、关联性。各种风险往往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是相互交织并形成一个风险综合体。同时,还要重视变更风险。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革、党和国家的机构改革、自然界环境与气候的变化等都会带来新的风险。早研判要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往往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导致次生、衍生事件发生或成为各种事件的耦合。

早报告就是要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主动向有关地区和部门通报、向有关群众公告。不等不靠绝不是不报告。要提高信息报告的主动性、敏感性和时效性,努力畅通和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强化首报意识;及时主动调度核实,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对于敏感信息以及热点、焦点事件,更要加强研判并及时报告。2015年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事故的沉痛教训之一就是事故企业长期忽视隐患和险情,险情发生后没有采取任何有效应急措施,既不向地方政府报告,也不向周边企业及社区发出警示,不通知下游人员撤离疏散,造成严重伤亡和损失,并加大了后期抢险救援的复杂程度。

早处置就是不能坐等上级救援,不能坐等别人支援,应当立足现有条件,千方百计控制事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损失。风险控制和危机处置必须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多年来,各地在应对森林草原火灾时打早、打小、打了的做法就是早处置的好经验。

早解决就是要健全完善快速处置机制,牢牢掌握风险控制和事件处置的主动权。事发单位和事发地党委政府必须坚持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效果第一的原则,以发现要早、化解要快、处置妥当、防止蔓延为目标。对待群体性事件,党政领导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掌握情况,靠前指挥,面对面做好群众的疏导工作,及时有效控制局势。我国对公共卫生事件实施的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策略,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五早”原则必须与依靠科技进步相结合。要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加大突发事件和灾害现场实况的获取能力和图像信息的传输力度,努力畅通和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特别是提升基层政府第一时间获取信息的能力,跑好信息报告“最先一公里”;要依靠科技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加强对微博、微信、网络媒体等互联网信息的监测分析,提高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能力,推进风险防控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及其原因要心中有数、对症下药、综合施策。要确保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指挥部通讯畅通,全面掌握最新情况、科学决策;要贯彻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提高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水平;要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公共安全的融合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监测预警和安全运行管理。智慧城市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互联网+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风险评估、防灾减灾与安全生产规律性及关联性特征分析,提高城乡防灾减灾与安全水平;要推动自动驾驶、无人机、服务机器人、智能装备等在危险工序和环节,在突发事件现场和应对过程的广泛应用。人与科技、装备的最佳结合才能形成最有效的战斗力。

坚持“五早”原则,不仅在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还要贯穿在应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因为突发事件的演变与应对都是动态的。我们不能完全避免灾难,但我们可以减少灾难的损失。我们要努力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切实增强防风险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要依靠科技进步,使风险评估更加科学,应急准备更加充分,监测预警更加精准,处置救援更加有效,防止小风险演变成大风险,防止单一风险演变成综合风险,防止局部风险演变成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防止经济风险演变成政治风险,防止国际风险演变成国内风险。

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关键是各级干部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果断决策

突发事件特别是危机通常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无序性、复杂性、紧迫性、高变异性、低预测性等特征。危机管理往往是在时间紧迫、情况不明、信息有限、资源紧缺、压力大、风险大等情况下,需要采取果断措施作出关键决策的管理。这就决定了危机决策必然是一种高风险的组织行为,它更多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危机处置中是最需要领导权威的,但往往又最缺乏领导权威,因为有些领导不敢担当,不善决策,首先想的是个人得失。近年来一些突发事件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置,造成严重后果的教训很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突发事件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敢于负责,关键时刻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果断处置。”

危机管理是一门行动科学。如果仅仅从理论上明白了一些道理、条文和预案,但是没有付诸行动,最后只能是纸上谈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有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斗争,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年轻干部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实做好。为此,对于各领域的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应当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处理,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风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各级领导干部要敬畏事业、敬畏规律、敬畏生命,主动担当作为,强化斗争精神,提升专业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确保一方平安。必须提高自己的研判力、决策力、掌控力、协调力、舆论引导力和学习能力,并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态。必须坚持时间第一、现场第一、效果第一的原则,具有应对各种危机所应有的敏锐的洞察力,恰当估计形势,快速应变,及时疏导,果断处理,将危机消除在始发阶段,制止危机状态的蔓延,如果能够化危为机就更加主动和难得。必须掌握四项基本功。一是要对下立即行动,千方百计做好先期处置,控制事态,把伤亡损失降到最低。二是要对上及时如实报告,主动争取上级指导和支援。风险和事件的演变不可能按照我们个人的意志变化,不能等到自己控制不了了,才向上级报告而贻误战机。三是对相关地区或单位要及时通报,健全完善联动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确保风险隐患发现得早、防范得准、化解得好。四是对媒体和社会及时主动发声,正确引导舆论。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舆论引导工作应当与突发事件的整体应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开展、同时研究、同频共振,并善于争夺第一话语权,争夺第一解释权,争夺第一评论权,争夺第一定义权。

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而言,能不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不能有效地管理和处置危机,能不能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能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检验这个政府能否取信于民的重要标志,是检验这个政府是否对人民群众负责的试金石。各级党委、政府应当下大气力培养一大批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科学决策的指挥员。要“奖惩分明”,避免“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要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对危机的实践中锻炼和发现优秀干部,并建立容错机制,对那些敢于担当、忠诚干净、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指挥员在危机处置中的一些决策行为予以“宽恕”,千万不能让好干部流血流汗又流泪,这是上一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应有的担当。同时,要把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列为各级党校的必修课程。

作者:未知 点击:96次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本文标签:闪淳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 由于无法获得联系方式等原因,本网使用的文字及图片的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请《闪淳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相关权利人与机电之家网取得联系。
关于“闪淳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高危机管理能力”的更多资讯

电子样本

富林泰克产品系列j电子样
:胡先生
:13736436955
:嘉兴市科力电子有限公司
个人求购

田先生 【求购】  脉冲发生器  2024-10-31
于经理 【求购】  排水系统工...  2024-10-31
滕川 【求购】  自助租赁柜  2024-10-31
湖北荆门 【求购】  三菱电机配...  2024-10-31
何小贝 【求购】  自动售货机  2024-10-30
刘生 【求购】  采光板  2024-10-30
韩经理 【求购】  唯玛特减速...  2024-10-29
曾经理 【求购】  蝶阀  2024-10-29
VIP公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