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
工作原理
- 隔离与去耦合:利用半导体技术,在电路中起到隔离和去耦合作用。通过改变电源线或信号线上的阻抗,将杂散电流隔离或消除,确保只有必要的保护电流通过管道,精确控制电流流动7。
- 阻直通交:基于固态半导体器件特性,在一定电压范围内阻止直流电流导通,同时为交流电流提供低阻抗通道。正常工况下,直流阴极保护电流可流向管道,交流干扰电流则被截止;异常工况下,如遇雷电或交流故障电流,电压异常升高,去耦合器会自动切换至短路模式实现过压保护,过压消失后恢复直流隔离状态7。
- 电位监测与调节:通过监测管道与地之间的电位差来实现直流去耦合。当检测到管道电位因直流杂散电流影响出现异常时,去耦合器可调整内部电路参数,调节电流流动,使管道电位恢复到正常阴极保护电位范围,阻止直流杂散电流侵入7。
-
功能特点
- 交流干扰防护:可降低管道上耦合的交流电流,减轻对管道的腐蚀威胁,能有效排除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等干扰源产生的电阻性、电容性、电感性耦合杂散电流7。
- 过电压保护:在雷电冲击或电力线路单相短路故障等状况下,能承受预期的最大冲击或故障电流,并通过内部模块瞬间导通,将干扰电流泄放入大地,保护管道设施和人员安全7。
- 直流隔离:阻止直流杂散电流进入管道的阴极保护系统,确保阴极保护电流的稳定和有效性,维持管道电位处于合适的保护范围7。
- 监测与控制:能够实时监测管道中的电流变化、电位情况以及自身的运行状态,如交流阻抗和温度等,并根据需要自动调整工作状态,还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实时传输数据到远程监控中心,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维护7。
-
-
技术参数1
- 直流隔离电压:一般为 - 2V/+2V 或 - 3V/+1V 等,即当固态去耦合器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差超过此范围时,直流电流才可以通过。
- 冲击通流容量:如 (4/10µs) 100KA,表示去耦合器能够承受的雷电或其他冲击电流的能力。
- 稳态交流电流:通常为 45A 左右,指去耦合器可以持续导通的交流电流大小。
- 漏电流:要求≤1mA,越小越好,以减少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影响。
- 故障电流:一般要求≥3500A (AC-rms / 工频 / 30 周波),确保在交流输电线路故障等情况下能够安全导通故障电流。
- 工作温度:范围一般为 - 45℃~+60℃,可适应较宽的环境温度。
- 防护等级:常见的为 IP65 或 IP68,具备良好的防尘防水性能。
-
应用范围1
- 管道系统:用于管道电位梯度垫(接地垫)的去耦合,以及对管道上的绝缘接头、绝缘法兰等设备进行过交流故障、雷电和开关暂态过程的过电压保护,消减交流感应电压,防止管道被腐蚀。
- 电力系统:在变电站和发电厂等关键设施中,抵御交流感应电压与杂散电流干扰,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转。
- 通信系统:防止杂散电流干扰通信信号,确保信号清晰、稳定传输。
-
技术参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