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详情
聚氨酯灌缝施工方法是一个系统且细致的过程
施工步骤
-
工具与材料准备
- 确保切割机、吹风机、毛刷、铲刀、灌缝设备(如胶枪)、搅拌桶(如适用)、电动搅拌器(如适用)、刮刀、出胶管等工具齐全且处于良好状态。
- 检查聚氨酯灌缝胶的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泄漏等情况,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对于双组份灌缝胶,需按照说明书准确配比A、B两组分。
-
施工面准备
- 找出需要处理的裂缝或施工缝,对其进行定位和标记。
- 使用吹风机、毛刷、铲刀等工具将缝内的灰尘、杂物清除干净,确保缝内干燥、清洁、无污染。对于裂缝两侧的路面,也应清理至一定范围(如20cm),确保无突起、无凹陷、无松散、无碎石或油痕等。
- 对于宽度大于一定尺寸(如5mm)的裂缝,建议采用细沙或其他材料垫层后填充至适当深度再施工,以节省材料。
- 在施工缝内铺设比施工缝略大的聚乙烯泡沫条等衬垫材料(如需要),以增强灌缝胶的附着力。衬垫材料的深度应根据施工情况而定。
-
灌缝胶准备
- 将聚氨酯灌缝胶装入灌缝设备内,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 对于双组份灌缝胶,需使用电动搅拌器将两组分混合均匀,直至色泽均匀无色差。
-
灌缝操作
- 将出胶管(或胶枪嘴)深入施工缝底部,均匀注入灌缝胶。在注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出胶速度和量,避免产生气泡或漏胶。
- 确保灌缝胶能够紧密地附着于混凝土表面,并且挤出口前端压向混凝土表面无缝隙且均匀涂抹到施工面上。
- 对于较深的裂缝,可以采用多次涂抹的方式,确保灌缝胶能够充分渗透到裂缝底部。
-
预留空隙
- 由于施工缝会随温度变化而伸缩,因此灌缝胶施工后表面应低于路面。夏季建议预留2~3mm的空隙,冬季则为1~2mm。
-
固化养护
- 施工完成后,应让灌缝胶自然固化。在固化过程中,避免车辆碾压和行人踩踏,以免影响灌缝胶的性能。
- 具体养护时间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和施工环境确定,夏季约为6小时,冬季约为12小时。
-
检查与修补
- 养护完成后,检查灌缝质量,确保无遗漏或缺陷,并及时进行修补。
注意事项
- 安全防护:施工人员需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确保施工安全。
- 温度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至40℃之间,避免在雨天或施工面有明水的情况下施工。
- 通风条件:检查施工场所的通风情况,确保安全施工。
- 材料存储:聚氨酯灌缝胶应贮存在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 及时施工:单组份聚氨酯灌缝胶遇空气则固化,固化后则无法施工,所以密封胶打开后要及时施工。


